公转私频繁交易,个人承担连带责任!提醒:2023年公转私,这样转!


“公转私”有哪些风险?又有哪些合法合规可以放心大胆转的公转私形式?快跟小广一起来看!

一、最高法:公户私户频繁交易构成财产混同!

1、案件经过


2、最终判决

1、根据《会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等相关规定,公司应当使用单位账户对外开展经营行为,公司账户与管理人员、股东账户之间不得进行非法的资金往来,以保证公司财产的独立性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2、协同教育公司的账户与肖艳娟、宋海平等股东的账户之间存在大量、频繁的资金往来,且资金用途复杂,导致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无法进行区分。判决田海风、肖艳娟、宋海平对涉案借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二、“对公”“对私”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凡开公司都离不开对公账户,那么所谓的“对公”“对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1

对公账户


所谓对公账户,即企业银行结算账户,是为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办理结算业务的账户。

公对公转账有同行转账和跨行转账之分,同行之间转账一般是即时到账,跨行转账则有所延迟,需要对方提供收款单位名称、账号、开户银行名称,并开具“货物、劳务及应税服务流”(合同)、“资金流”(付款)、“发票流”(开票)三流一致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对公账户的作用主要是这几个:

1.开发票、扣税需要对公账户,这也是最重要的规定;

2.公司间交易往来需要对公账户转款;

3.进出口贸易行业,需要首先要办理对公账户才能办理进出口经营权;

4.办理社保、住房公积金都需要对公账户。


2

对私账户


对私账户就很简单了,以个人身份证明,以普通名义设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的储蓄卡等,简单来说就是个人去银行开了个户。

原则上说,一般的公司账户是不可以转账到个人账户的,银行对此也有规定:通过网上银行可以给支付个人,但是需提供相关资料,否则银行有权拒绝处理。

可以看出,只要是正规运营的企业,就必须要有对公账户,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企业以偷税漏税为目的,用私人账户进行“公转私”,少缴甚至是不缴企业所得税,给国家带来损失。

并且,如果一个企业长期公私不分,也会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资金无法得到充分监管,这样做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还会给企业带来税务的风险。

三、“公转私”都有哪些风险?

随着线上支付的普及,很多交易都直接以微信或者支付宝等形式直接转账付款。这样做虽然很方便,但也由于公私不分埋下了不少隐患。

嫌疑一:偷税漏税


财务做账是要有原始凭证的,通过个人账户转出去的款项账面都是不透明的,没有合法的纳税凭证,也就没有增值税发票,这就存在偷税漏税的嫌疑。一经查实,企业就会面对巨额的罚款。

嫌疑二:挪用公款


企业账面上的资金往来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是有据可查的,若是转到老板的私人账户,税务局就很难确定,这到底是公用还是私用,很容易引起税务的稽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的资金一定要受到监管,不可以挪作私用,一旦发现有挪用公款的行为,轻则罚款,重则入狱。


嫌疑三:洗钱的嫌疑



个人账户的大额交易累计次数过多,银行就会重点监管,排查是否存在洗钱等行为。



监管政策


在第三个嫌疑中提到了大额交易,对此除了税务部门的监管外,人民银行也出台了相关办法,主要目的是防范不法份子利用单位账户进行洗钱:



除此之外,还有六类交易也会被重点监管:


四、合法合规的公转私

了解完随意公转私的危害和相关监管政策,再来看一下8种合法合规的公转私情况,遇到这些情况就放心大胆的转吧!


1

发放工资薪金




公司通过对公账户在每月的工资发放日逐一发放到每个员工的个人卡上,且履行代扣代缴个税义务。


2

员工差旅费报销



企业将公户的出差备用金打给业务员用于出差,出差后回来实报实销、多退少补。


3

公司向股东分配利润



企业将对公账户上的钱打给股东个人,这个时候是已经缴纳完20%的股息红利个税后的分红所得。


4

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



服务费,通过对公账户将服务费转入对方个人账户,这笔钱是已经缴纳完劳务报酬所得个税后的税后报酬。


5

向自然人采购



向个人购买的商品可以转,个人包括自然人和个体,自然人可以去税务局代开发票后,凭发票金额直接转给个人,个体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对公账户,可以直接转入经营者个人卡,并附营业执照身份证做附件即可。


6

归还个人借款



通过对公账户偿还公司向个人的借款。


7

向个人支付赔偿金



通过对公账户支付违约金、赔偿金。


8

个人独资企业的利润分配



成立个人独资企业,定期会将扣除费用、缴纳完经营所得个税后的利润通过对公账户打给个人独资企业的负责人。个人独资企业依法不交企业所得税,而是交个税。


中广科技集团 ,一站式智能化企服平台,专注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各种企业服务。更多工商、财税及企业法律相关问题,请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咨询(微信搜索:中广科技集团)



关键词 公转私频繁交易,个人承担连带责任!提醒:2023年公转私,这样转!
(顾问1分钟内响应)
上一篇:免征与不征区别可太大了!这13种不征收增值税的情况你知道吗? 下一篇:提醒:贵州省电子税务局新版登录方式即将上线!请抓紧变更信息!
首页

首页

找服务

找服务

免费核名

免费核名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

免费咨询

免费咨询